更新时间:2023-03-20 17:14:41   作者:网友投稿   来源:网友投稿点击:
诸葛亮足智多谋,大家都对他印象很深,但是历史上诸葛亮不为人知的故事,你知道吗?
公元227年,诸葛亮率兵首次进攻魏国,因为深知魏国之强大。不得不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先假意要攻打郿城,把魏军主力引过来,然后出其不意向祁山出发,连战连捷,很快拿下了魏国的安定、天水和南安等三处城池,魏国也很快派出司马懿抵挡蜀军。
诸葛亮与司马懿是宿敌,很熟悉司马懿的作战套路,他肯定要攻占街亭(街亭是蜀军运送粮草的主要道路),于是在众多将官中马谡脱颖而出,后来街亭失守,诸葛亮挥泪斩马谡。
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背后故事你知道吗?前有老梁,今有老王。老王说给你看
从街亭事件看出马谡的失败原因
1过于自信,急于立功表现
马谡当看到街亭的地势,产生了轻敌的想法,认为依靠街亭有利地势,将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。
2固执己见,不听从手下建议
当马谡与王平等人到达街亭时,王平就曾劝他别在山上扎营并陈述利害,但他没听,而后王平率领5兵马另做打算。
3不具备军事才能
当司马懿采用围住山头,断绝水路战术,马谡命人往山下冲锋,中了魏军埋伏,死伤无数。
诸葛亮究竟为何派如此才能的马谡呢,还给他派个经验丰富的王平,只能说诸葛亮用心良苦为了实现计划(退兵)
一 是诸葛亮很了解马谡为人,只有马谡才能实现计划
马谡跟随诸葛亮多年,以诸葛亮如此精明的人他能不知道马谡的为人吗?马谡性格方面诸葛亮对他了如指掌,其能力也被看穿,他最合适守街亭
派经验丰富,性格刚正不阿的王平去只是为日后马谡兵败,为自己开脱,他知道马谡固执己见,不善于倾听别人建议。之后王平汇报,自己就能全身而退。
二 是牺牲马谡,保护全局
诸葛亮当时深知魏国派出司马懿来领兵作战,蜀国根本不是司马懿带领的精兵强将对手,打别人还能用计谋,如果打司马懿,计谋很难行得通,都是用计策高手。
那么蜀军与魏军只能直来直去,短兵相接,很显然,诸葛亮不会这样做,因为三国鼎立,魏国最强,一旦两国两败俱伤,吴国肯定来捡便宜,吃亏最大的就是蜀国,到时候将被两国瓜分。
但是诸葛亮想到,自己也不能就这样撤兵,岂不是丢了自己的脸,也让手下看到自己惧怕司马懿了嘛
于是,诸葛亮想到一个计策,就是利用失守街亭,为退兵找借口。
在众多报名守街亭中,有魏延、吴懿等等,诸葛亮偏偏选择马谡,就为计划
果不其然,马谡成功实现自己的计划,失守街亭,让蜀军找到退兵的借口。
诸葛亮挥着泪水,就杀 了马谡
诸葛亮回到西蜀以后,把将官召集在一起,处理街亭失败的事件,按照当初的军令,必然要处死马谡,而后马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,心服口服,并向诸葛亮提出要照顾好自己的妻儿,诸葛亮哭着答应他,一方面表示自己爱惜将士另一方面表示对马谡的惭愧,随后杀了马谡。